電子郵箱面世已有36年,比互聯網年齡還大,堪稱一個“古老”的市場。如今移動互聯網瞬息萬變,移動支付、直播短視頻、共享單車、人工智能,各種新生事物層出不窮,電子郵箱這個被人們每天應用的產品,反而沒什么人關注,不過從各種數據來看,電子郵箱用戶規模和使用率仍然保持了持續增長,電子郵箱依然是十分重要的互聯網產品。
如今重視郵箱這個古老業務的互聯網公司已經不多了,網易算其中一個。2018年Q1財報,仍然可以找到郵箱相關數據,一季度,網易郵箱及其他業務凈收入為12.17億元人民幣(約合1.94億美元),同比增加102.0%;截至2018年3月31日,網易郵箱總注冊用戶數9.9億,環比2017年Q4凈增加1000萬,增長率為1.02%;同比2017年Q1增長6000萬,增長率為6.06%。雖然郵箱用戶數增長率不高,但依然在增長,而且給網易帶來了可觀的收入。
曾幾何時,具有私密性、安全性和技術可靠性電子郵箱是網民首選的溝通工具,痞子蔡的《第一次親密接觸》給很多人普及了網戀這個概念,文中痞子蔡和“輕舞飛揚”溝通的工具正是基于電子郵箱。電子郵箱不只是點對點溝通工具,還被用于信息聚合獲取(RSS訂閱)、信用卡賬單查詢、日歷管理等等,儼然成了我們在互聯網上的工作臺。
然而,隨著QQ等IM以及微博這樣的社交網絡興起,人們在互聯網上的溝通和信息獲取方式越來越多,電子郵箱的地位也不斷下降,如今變得更加聚焦,更多是辦公協作溝通。
當你加入到一個企業,第一步應該就是開通企業電子郵箱賬戶,盡管有了阿里釘釘、金蝶云之家和企業微信等企業辦公軟件,但團隊協作最離不開的還是電子郵件,不論是日常匯報、部門協調、會議通知還是項目溝通,我們往往都會用郵件。如果要代表公司與客戶、合作伙伴或者被招聘者溝通,電子郵件往往也是最首選的方式,曾經的大眾產品電子郵件,如今跟Office三件套一樣,成為了一個專業的工具。為什么在協作辦公上電子郵件不可替代呢?
第一,電子郵件更適合辦公協作:
電子郵件主題、正文、附件這樣的內容形式,以及發送、抄送和密送的傳播機制設置,本身就十分適合辦公協作。郵件列表+已讀未讀的機制,也十分適合大規模、并發式和碎片化的任務處理。
第二,電子郵件是正式的溝通方式:
在所有溝通方式中,電子郵件是一種“儀式感”,它十分正式,官方和嚴肅,而且具有私密性、保密性和安全性。公司的公文,CEO的內部信,項目的嘉獎,跨部門的協調,電子郵件都是最佳的信息傳達方式。如果要代表公司對外“書面”溝通,比如與求職者溝通,電子郵件同樣不可或缺,因為它顯得更加官方。正是因為此,用戶在撰寫電子郵件時,也比回復微信更加認真一些,一般都會有遣詞造句、檢查錯別字,以及排版的習慣。
第三,電子郵件是一個開放式的協議:
不同企業可能會應用不同的企業辦公軟件,一個企業內部可以統一用某個平臺,但如果要求外部合作伙伴、潛在客戶或者求職者安裝應用一樣的辦公軟件,顯然是不現實的。電子郵件,它是目前成本最低、普及最高的溝通方式,不只是兼容任何人,也超越國界、語言、終端和平臺,簡單地說,電子郵件是唯一的開放式的溝通協議,在溝通上有最強的包容能力。
顯而易見的是,沒有誰可以殺死電子郵件,電子郵件在企業級服務蓬勃發展的今天,很有可能會迎來第二個黃金時代。